一、前言
time库运行访问多种类型的时钟,这些时钟用于不同的场景。本篇,将详细讲解time库的应用知识。
二、获取各种时钟
既然time库提供了多种类型的时钟。下面我们直接来获取这些时钟,对比其具体的用途。具体代码如下:
import time print(time.monotonic()) print(time.monotonic_ns()) print(time.perf_counter()) print(time.perf_counter_ns()) print(time.process_time()) print(time.process_time_ns()) print(time.time()) print(time.time_ns())
上面的代码具体的意义如下:
1.monotonic:用于测量一个长时间运行的进程的耗用时间,因为即使系统时间有改变,也能保证这个时钟不会逆转。
2.perf_counter:允许访问有最高可用分辨率的时钟,这使得短时间测量更为准确。
3.process_time:返回处理器时间和系统时间的组合结果。
4.time:返回从”纪元“开始以来的秒数。UNIX系统从1970年1月1日00:00开始计算。
运行之后,效果如下:
至于ns后缀,是返回纳秒时间。
三、获取当前时间
time.time()函数是获取”纪元“时间,是不是可以通过秒分时的换算计算出现在的日期时间呢?
当然可以,不过这太麻烦了,time库还给我们提供了更简单的函数time.ctime()获取当前的日期与时间。具体代码如下所示:
import time print(time.ctime())
运行之后,效果如下:
这里返回了星期六:Sat,月份4本文来源gao@!dai!ma.com搞$$代^@码网*月10号:Apr 10,年份:2021以及当前的时间。
四、时间加减法
如果你掌握了time.ctime()函数的参数用法,那么计算时间的加减法也可以轻而易举的实现。不过有一点需要注意,就是需要将加减的参数需全部换成秒。比如1天后,那么就是加86400。具体代码如下:
import time #获取当前时间 print(time.ctime()) #获取当前时间 later=time.time()+86400 #计算一天后的时间 print(time.ctime(later)) #计算20秒后的时间 print(time.ctime(time.time()+20))
运行之后,效果如下:
五、strptime()函数
上面的代码虽然可以获取以及计算时间,但是获取的时间非常的笼统。比如说,日历应用程序,我只需要计算今天是星期几,并不需要知道其他数据怎么办?
显然,我们需要分离关键的时间数据。而time库提供了函数strptime()用于返回时间结构体数据struct_time对象。具体代码如下:
import time now = time.ctime() struct_time = time.strptime(now) print("当前年份:", struct_time.tm_year) print("当前月份:", struct_time.tm_mon) print("当前日(年月日中的日):", struct_time.tm_mday) print("当前小时数:", struct_time.tm_hour) print("当前分钟数:", struct_time.tm_min) print("当前星期:", struct_time.tm_wday+1) print("今年过了{0}天(包括今天)".format(struct_time.tm_yday))
运行之后效果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