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访问搞代码网站,推荐使用最新版火狐浏览器和Chrome浏览器访问本网站!
  • 如果您觉得本站非常有看点,那么赶紧使用Ctrl+D 收藏搞代码吧

Python中利用all()来优化减少判断的实例分析

python 搞代码 4年前 (2022-01-09) 17次浏览 已收录 0个评论

如果我有个list,想判断其中的元素是否满一个条件,后面的元素大于或等于前面元素。Python中的写法就比较多了。下面就主要介绍下一般的写法和通过all()来进行比较的写法。

nums=[1,2,3,3,5,6,6,7]

1、一般写法

def checker(nums):
    for x in range(len(nums)):
        if x+1 < len(nums):
            if nums[x] > nums[x+1]:
                return False
    return True

2、使用all()和zip()的写法

def checker(nums):
    return all(i <= j for i, j in zip(nums, nums[1:]))
#如果不想为zip的第二个参数创建个list,可以这样写
from itertools import islice

def checker(nums):
    return all(i <= j for i, j in zip(nums, islice(nums, 1, None)))

解释说明:

  • all():函数用于判断给定的可迭代参数 iterable 中的所有元素是否都为 TRUE,如果是返回 True,否则返回 False。
  • zip():是函数用于将可迭代对象作为参数,将对象中对应的元素打包成一个个元组,然后返回由这些元组组成的对象。

1)python2中zip()的使用:

>>>a = [1,2,3] #此处可迭代对象为列表
>>> b = [4,5,6]
>>> c = [4,5,6,7,8]
>>> zipped = zip(a,b)     # 打包为元组的列表
>>> zipped
[(1, 4), (2, 5), (3, 6)]
>>> zip(a,c)              # 元素个数与最短的列表一致
[(1, 4), (2, 5), (3, 6)]
>>> zip(*zipped)          # 与 zip 相反,可理解为解压
[(1, 2, 3), (4, 5, 6)]

2)python3中zip()的使用:

>>> a = [1,2,3] #此处可迭代对象为列表
>>> b = [4,5,6]
>>> c = [4,5,6,7,8]
>>> zipped = zip(a,b)
>>> zipped  #返回的是一个对象
>>> list(zipped)
[(1, 4), (2, 5), (3, 6)] #使用list()函数转换为列表
>>> list(zip(a,c))
[(1, 4), (2, 5), (3, 6)]
>>> zipped = zip(a,b)
>>> list(zip(*zipped)) #解压也使用list进行转换
[(1, 2, 3), (4, 5, 6)]

到此这篇关于Python中利用all()来优化减少判断的实例分析的文章就介绍到这了,更多相关Python中利用all()来优化减少判断的方法内容请搜索搞代码以前的文本文来源gao($daima.com搞@代@#码8网^章或继续浏览下面的相关文章希望大家以后多多支持搞代码


搞代码网(gaodaima.com)提供的所有资源部分来自互联网,如果有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说明详细缘由并提供版权或权益证明然后发送到邮箱[email protected],我们会在看到邮件的第一时间内为您处理,或直接联系QQ:872152909。本网站采用BY-NC-SA协议进行授权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Python中利用all()来优化减少判断的实例分析

喜欢 (0)
[搞代码]
分享 (0)
发表我的评论
取消评论

表情 贴图 加粗 删除线 居中 斜体 签到

Hi,您需要填写昵称和邮箱!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