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一篇Python接口自动化测试系列文章:Python接口自动化浅析pymysql数据库操作流程,主要介绍pymysql安装、操作流程、语法基础及封装操作数据库类。
以下主要介绍日志相关概念及logging日志模块的操作流程。
一、日志介绍
01 为什么需要日志?
代码需要经历开发、调试、审查、测试或者上线等不同阶段,在开发时想要打印的信息类型可能和上线后想看到的信息类型完全不同。也就是说,在“测试”时,可能只想看警告和错误信息,然而在“调试”时,可能还想看到跟调试相关的信息。 如果你想打印出使用的模块以及代码运行的时间,那么代码很容易变得混乱。使用logging日志模块,这些问题就能很容易地解决。
02 什么是日志?
日志就是用于记录系统运行时的信息,对一个事件的记录,也称为Log。
03 日志的用途是什么?
日志的基本用途如下:
- 记录程序运行过程中的错误,方便跟踪定位问题,减少调试和维护成本;
- 通过日志能还原整个程序的执行过程,能了解程序的整体状态;
- 对用户行为分析和数据统计,知晓信息来自于哪个模块;
- 在设计测试框架的时候,也可以通过设计日志来记录框架的整个测试流程;
04 日志的级别分为哪些?
常见日志等级,如下:
DEBUG:
调试级别(Value=10),打印非常详细的日志信息,通常仅在Debug时使用,如算法中每个循环的中间状态;
INFO:
信息级别(Value=20),打印一般的日志信息,突出强调程序的运行过程 ,主要用于处理请求或者状态变化等日常事务;
ERROR:
错误级别(Value=40),打印错误异常信息,该级别的错误可能会导致系统的一些功能无法正常使用,如IO操作失败或者连接问题;
本文来源gao@!dai!ma.com搞$$代^@码网*CRITICAL:
严重错误(Value=50),一个严重的错误,导致系统可能无法继续运行,如内存耗尽、磁盘空间为空,一般很少使用;
05 日志功能的实现
几乎所有开发语言都会内置日志相关功能,或者会有比较优秀的第三方库来提供日志操作功能,比如:log4j,log4php等。它们功能强大、使用简单。
Python自身也提供了一个用于记录日志的标准库模块——logg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