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看《非诚勿扰》的感觉像是在歌厅里选小姐,我不同意。歌厅是唱歌的,而《非诚勿扰》是看戏的。据吹《非诚勿扰》历史上牵手的男女中,有一对儿最后登记了,真是老天没眼。但《非诚勿扰》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它代表的是当下的庸俗娱乐,它不是一个人!
那你可以上《非诚勿扰》了
一、来的不是为妹纸
上《非诚勿扰》的男人分三种:第一种,“大家好,二位光头好,24位女嘉宾好,这是我新写的书叫XXXX……”,第二种,“大家好,二位光头好,24位女嘉宾好,我现在在创业,做XXX行业,我的公司在XXXX”,第三种,“大家好,二位光头好,24位女嘉宾好,我为大家带来了我们家乡的特产XXX,我们家乡如何如何”。真正的体现出了一种“大丈夫何患无妻”的大无畏气概。
前几天热议的副乡长参加《非诚勿扰》被全灭的惨状。副乡长自称登台是为了宣传他们乡的旅游资源。干部就是干部,境界高,知道《非诚勿扰》是中国电视媒体上最大的几个扯犊子的地方,宣传效果极佳,以后在乡里建一个“灭灯商业街”也是可以的。
二、来的不是为葛格
男嘉宾都是一锤子买卖,可谓铁打的妹纸流水的郎。24位女嘉宾就像24个领导岗位一样,非要等到某一个上调了,后备的才可以入职,可谓千年等一回。从此抛头露面乃至接拍地方台的广告真是名利双收。
至于有人抨击女嘉宾挑肥拣瘦、嫌贫爱富,是没有必要的。首先,既然来到这个地方,肯定是择优录取,没人会跟个屌丝回家;其次,上来个人五人六的葛格,不可能在十来分钟的时间里互相了解,一问一答的方式也无非就是扯淡和欺骗——而且还是低劣的欺骗,可见平时都是老实人—所以整个场面显得十分晦涩,与相亲相比,一不能直接问房子、车子、票子,二不敢直接问户口、工作、父母,只好绕着弯的打着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幌子声东击西。就差直接问“元芳,你怎么看”了。
三、低级娱乐无下限
这使我不由得怀念起平西王。想当年平西王威震西南,重庆所有卫视禁播低级娱乐节目,直接导致电视台收入锐减,乃至要裁员度日。奈何王爷中道崩殂,大业未成。
中央八套以前是韩国卫视,经过群众抗议后又添加了宝岛台湾和东南亚的狗血剧。对于韩国剧,只需要看封面就自然的把整个剧情说出来:男主角帅的一塌糊涂,家财万贯,是某跨国企业的唯一继承人,奈何其父早逝,公司一直是母亲运作。女主角是该企业的一名员工,肤白胸大腿长。男主角爱她爱的要死,母亲认为门不当户不对,百般刁难女主角。最后男主角当着女主角是面把他妈狠狠训了一顿,狗男女终成眷属。
至于台湾剧,更加可怕。我亲见剧中一盲女在争吵中夺门而出,顺着公路奔跑,既不偏向路中心,也不会跑上路基,还能顺着路自然转弯。最牛的是横穿跑过马路时还找得到斑马线,结果被飞驰的汽车撞飞足有3米。然后大气不喘、发型不乱起来啥事儿没有。盲女尚且如此,看来武力统一台湾无望了。
至于马桶台领衔的大陆狗血剧也算是后来居上,康雍乾三朝故事推陈出新,而且是绝对的大胆革新。眼见着剧中雍正20岁出头不禁让我凌乱于风中。雍正登基时候都44岁了,编剧下次干脆把康熙写成女的吧。
四、一味的低级娱乐绝不是进步
郭德纲不是低级娱乐,是传统艺术;周立波不是低级娱乐,他连娱乐都算不上;赵本山不是低级娱乐,是富豪下基层;李宇春不是低级娱乐,是铁血汉子。如果娱乐节目确实要恶搞,就说出来,不要以一本正经的目的和手法,作出恶搞的效果。前段时间看新闻,台湾媒体也打算自纠自查,不能单纯看收视率,还需要有一个中立机构来评估节目的质量。迎合脑残不是媒体的唯一指标,毕竟不是所有媒体都是马桶台。元芳,你怎么看?
相关文档:程序员很少上《非诚勿扰》电视节目相亲之分析
欢迎大家阅读《《非诚勿扰》,元芳,你怎么看?》,跪求各位点评,若觉得好的话请收藏本文,by 搞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