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访问搞代码网站,推荐使用最新版火狐浏览器和Chrome浏览器访问本网站!
  • 如果您觉得本站非常有看点,那么赶紧使用Ctrl+D 收藏搞代码吧

PHP内核探索:哈希表碰撞攻击原理_php实例

php 搞代码 4年前 (2022-01-25) 23次浏览 已收录 0个评论

下面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给大家展示PHP内核探索:哈希表碰撞攻击原理。

最近哈希表碰撞攻击(Hashtable collisions as DOS attack)的话题不断被提起,各种语言纷纷中招。本文结合PHP内核源码,聊一聊这种攻击的原理及实现。

哈希表碰撞攻击的基本原理

哈希表是一种查找效率极高的数据结构,很多语言都在内部实现了哈希表。PHP中的哈希表是一种极为重要的数据结构,不但用于表示Array数据类型,还在Zend虚拟机内部用于存储上下文环境信息(执行上下文的变量及函数均使用哈希表结构存储)本文来源gaodai$ma#com搞$$代**码)网8搞代gaodaima码

理想情况下哈希表插入和查找操作的时间复杂度均为O(1),任何一个数据项可以在一个与哈希表长度无关的时间内计算出一个哈希值(key),然后在常量时间内定位到一个桶(术语bucket,表示哈希表中的一个位置)。当然这是理想情况下,因为任何哈希表的长度都是有限的,所以一定存在不同的数据项具有相同哈希值的情况,此时不同数据项被定为到同一个桶,称为碰撞(collision)。哈希表的实现需要解决碰撞问题,碰撞解决大体有两种思路,第一种是根据某种原则将被碰撞数据定为到其它桶,例如线性探测——如果数据在插入时发生了碰撞,则顺序查找这个桶后面的桶,将其放入第一个没有被使用的桶;第二种策略是每个桶不是一个只能容纳单个数据项的位置,而是一个可容纳多个数据的数据结构(例如链表或红黑树),所有碰撞的数据以某种数据结构的形式组织起来。

不论使用了哪种碰撞解决策略,都导致插入和查找操作的时间复杂度不再是O(1)。以查找为例,不能通过key定位到桶就结束,必须还要比较原始key(即未做哈希之前的key)是否相等,如果不相等,则要使用与插入相同的算法继续查找,直到找到匹配的值或确认数据不在哈希表中。

PHP是使用单链表存储碰撞的数据,因此实际上PHP哈希表的平均查找复杂度为O(L),其中L为桶链表的平均长度;而最坏复杂度为O(N),此时所有数据全部碰撞,哈希表退化成单链表。下图PHP中正常哈希表和退化哈希表的示意图。

而普通的同样大小的哈希表插入仅用时0.036秒:

<?php$size= pow(2, 16);$startTime= microtime(true);$array= array();for($key= 0, $maxKey= ($size- 1) * $size; $key<= $size; $key+= 1) { $array[$key] = 0;}$endTime= microtime(true);echo $endTime- $startTime, " seconds";

可以证明第二段代码插入N个元素的时间在O(N)水平,而第一段攻击代码则需O(N^2)的时间去插入N个元素。

POST攻击

当然,一般情况下很难遇到攻击者可以直接修改PHP代码的情况,但是攻击者仍可以通过一些方法间接构造哈希表来进行攻击。例如PHP会将接收到的HTTP POST请求中的数据构造为$_POST,而这是一个Array,内部就是通过Zend HashTable表示,因此攻击者只要构造一个含有大量碰撞key的post请求,就可以达到攻击的目的。具体做法不再演示。

防护 POST攻击的防护

针对POST方式的哈希碰撞攻击,目前PHP的防护措施是控制POST数据的数量。在>=PHP5.3.9的版本中增加了一个配置项max_input_vars,用于标识一次http请求最大接收的参数个数,默认为1000。因此PHP5.3.x的用户可以通过升级至5.3.9来避免哈希碰撞攻击。5.2.x的用户可以使用这个patch: http://www.laruence.com/2011/12/30/2440.html

另外的防护方法是在Web服务器层面进行处理,例如限制http请求body的大小和参数的数量等,这个是现在用的最多的临时处理方案。具体做法与不同Web服务器相关,不再详述。

其它防护

上面的防护方法只是限制POST数据的数量,而不能彻底解决这个问题。例如,如果某个POST字段是一个json数据类型,会被PHP json_decode ,那么只要构造一个超大的json攻击数据照样可以达到攻击目的。理论上,只要PHP代码中某处构造Array的数据依赖于外部输入,则都可能造成这个问题,因此彻底的解决方案要从Zend底层HashTable的实现动手。一般来说有两种方式,一是限制每个桶链表的最长长度;二是使用其它数据结构如 红黑树 取代链表组织碰撞哈希(并不解决哈希碰撞,只是减轻攻击影响,将N个数据的操作时间从O(N^2)降至O(NlogN),代价是普通情况下接近O(1)的操作均变为O(logN))。

目前使用最多的仍然是POST数据攻击,因此建议生产环境的PHP均进行升级或打补丁。至于从数据结构层面修复这个问题,目前还没有任何方面的消息。

以上所述就是本文的全部内容,希望大家喜欢。


搞代码网(gaodaima.com)提供的所有资源部分来自互联网,如果有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说明详细缘由并提供版权或权益证明然后发送到邮箱[email protected],我们会在看到邮件的第一时间内为您处理,或直接联系QQ:872152909。本网站采用BY-NC-SA协议进行授权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PHP内核探索:哈希表碰撞攻击原理_php实例

喜欢 (0)
[搞代码]
分享 (0)
发表我的评论
取消评论

表情 贴图 加粗 删除线 居中 斜体 签到

Hi,您需要填写昵称和邮箱!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