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s设计与实现》读书笔记 很喜欢这本书的创作过程,以开源的方式,托管到Git上进行创作; 作者通读了Redis源码,并分享了详细的带注释的源码,让学习Redis的朋友轻松不少; 阅读优秀的源码作品能快速的提升编码内功,而像Redis这样代码量不大(2万多行)
《Redis设计与实现》读书笔记
很喜欢这本书的创作过程,以开源的方式,托管到Git上进行创作;
作者通读了Redis源码,并分享了详细的带注释的源码,让学习Redis的朋友轻松不少;
阅读优秀的源码作品能快速的提升编码内功,而像Redis这样代码量不大(2万多行)却句句精致的作品,当然不能错过;
有兴趣的朋友当好好享用;
源码:https://github.com/huangz1990/annotated_redis_source
以下是这本书重点环节的读书笔记;
Redis的内部字符串实现
Redis 使用自行实现的sds 类型来表示字符串:
原因:可以高效地实现追加和长度计算,并且它还是二进制安全的。
在 Redis 内部,字符串的追加和长度计算并不少见,而 APPEND 和 STRLEN 更是这两种操作在 Redis 命令中的直接映射,这两个简单的操作不应该成为性能的瓶颈。另外,Redis 除了处理 C 字符串之外,还需要处理单纯的字节数组,以及服务器协议等内容,所以为了方便起见,Redis 的字符串表示还应该是二进制安全的:
程序不应对字符串里面保存的数据做任何假设,数据可以是以 \0 结尾的 C 字符串,也可以是单纯的字节数组,或者其他格式的数据。
关于sds的详情介绍,参见:
http://origin.redisbook.com/en/latest/internal-datastruct/sds.html#sds
内部映射数据结构和内存数据结构的区别
内存映射数据结构:整数集合、压缩链表
内部数据结构:简单字符串(sds)、双端链表、字典、跳跃表
内部数据结构非常强大,但是创建一系列完整的数据结构本身也是一件相当耗费内存的工作,当一个对象包含的元素数量并不多,或者元素本身的体积并不大时,使用代价高昂的内部数据结构并不是最好的办法。为了解决这一问题,Redis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会使用内存映射数据结构来代替内部数据结构。内存映射数据结构是一系列经过特殊编码的字节序列,创建它们所消耗的内存通常比作用类似的内部数据结构要少得多,如果使用得当,内存映射数据结构可以为用户节省大量的内存。不过,因为内存映射数据结构的编码和操作方式要比内部数据结构要复杂得多,所以内存映射数据结构所占用的 CPU 时间会比作用类似的内部数据结构要多。
集合求并与求交集
集合好用,redis集合支持求交集,求并集操作,让集合的应用范围大幅本文来源gaodaimacom搞#^代%!码&网*提升;
但是,需要注意到,求并集的算法复杂度是O(N),而求交集的算法复杂度为O(N的平方),在设计集合存储策略的时候还是尽量少用交集运算;
事务的 ACID 性质
在传统的关系式数据库中,常常用 ACID 性质来检验事务功能的安全性。Redis 事务保证了其中的一致性(C)和隔离性(I),但并不保证原子性(A)和持久性(D)。
单个 Redis 命令的执行是原子性的,但 Redis 没有在事务上增加任何维持原子性的机制,所以Redis 事务的执行并不是原子性的。如果一个事务队列中的所有命令都被成功地执行,那么称这个事务执行成功。另一方面,如果 Redis 服务器进程在执行事务的过程中被停止——比如接到 KILL 信号、宿主机器停机,等等,那么事务执行失败。当事务失败时,Redis 也不会进行任何的重试或者回滚动作。
因为事务不过是用队列包裹起了一组 Redis 命令,并没有提供任何额外的持久性功能,所以事务的持久性由 Redis 所使用的持久化模式决定。
详见:http://origin.redisbook.com/en/latest/feature/transaction.html#ac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