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大家带来的内容是关于MySQL事务之ACID特性的实现原理的详细介绍(图文),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有需要的朋友可以参考一下,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事务是MySQL等关系型数据库区别于NoSQL的重要方面,是保证数据一致性的重要手段。本文将首先介绍MySQL事务相关的基础概念,然后介绍事务的ACID特性,并分析其实现原理。
MySQL博大精深,文章疏漏之处在所难免,欢迎批评指正。
如上图所示,MySQL服务器逻辑架构从上往下可以分为三层:
(1)第一层:处理客户端连接、授权认证等。
(2)第二层:服务器层,负责查询语句的解析、优化、缓存以及内置函数的实现、存储过程等。
(3)第三层:存储引擎,负责MySQL中数据的存储和提取。MySQL中服务器层不管理事务,事务是由存储引擎实现的。MySQL支持事务的存储引擎有InnoDB、NDB Cluster等,其中InnoDB的使用最为广泛;其他存储引擎不支持事务,如MyIsam、Memory等。
如无特殊说明,后文中描述的内容都是基于InnoDB。
2. 提交和回滚
典型的MySQL事务是如下操作的:
start transaction;…… #一条或多条sql语句commit;
其中start transaction标识事务开始,commit提交事务,将执行结果写入到数据库。如果sql语句执行出现问题,会调用rollback,回滚所有已经执行成功的sql语句。当然,也本文来源gaodai$ma#com搞$代*码*网可以在事务中直接使用rollback语句进行回滚。
自动提交
MySQL中默认采用的是自动提交(autocommit)模式,如下所示:
在自动提交模式下,如果没有start transaction显式地开始一个事务,那么每个sql语句都会被当做一个事务执行提交操作。
通过如下方式,可以关闭autocommit;需要注意的是,autocommit参数是针对连接的,在一个连接中修改了参数,不会对其他连接产生影响。
如果关闭了autocommit,则所有的sql语句都在一个事务中,直到执行了commit或rollback,该事务结束,同时开始了另外一个事务。
特殊操作
在MySQL中,存在一些特殊的命令,如果在事务中执行了这些命令,会马上强制执行commit提交事务;如DDL语句(create table/drop table/alter/table)、lock tables语句等等。
不过,常用的select、insert、update和delete命令,都不会强制提交事务。
3. ACID特性
ACID是衡量事务的四个特性:
-
原子性(Atomicity,或称不可分割性)
-
一致性(Consistency)
-
隔离性(Isolation)
-
持久性(Durability)
按照严格的标准,只有同时满足ACID特性才是事务;但是在各大数据库厂商的实现中,真正满足ACID的事务少之又少。例如MySQL的NDB Cluster事务不满足持久性和隔离性;InnoDB默认事务隔离级别是可重复读,不满足隔离性;Oracle默认的事务隔离级别为READ COMMITTED,不满足隔离性……因此与其说ACID是事务必须满足的条件,不如说它们是衡量事务的四个维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