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访问搞代码网站,推荐使用最新版火狐浏览器和Chrome浏览器访问本网站!
  • 如果您觉得本站非常有看点,那么赶紧使用Ctrl+D 收藏搞代码吧

MySQL如何实现事务的ACID

mysql 搞代码 4年前 (2022-01-09) 19次浏览 已收录 0个评论

前言

最近在面试,有被问到,MySQL的InnoDB引擎是如何实现事务的,又或者说是如何实现ACID这几个特性的,当时没有答好,所以自己总结出来,记录一下。

事务的四大特性ACID

事务的四大特性ACID分别是,A-原子性(Atomicity),C-一致性(Consistency),I-隔离性(Isolation),D-持久性(Durability)。一致性是最终目的,原子性、隔离性、持久性是为了保证一致性所做的措施。所以我写的顺序并不是按照ACID来写的,将一致性放到了最后,顺序就变成了,ADIC。

原子性(A)

原子性是指一个事务就是一个不可本文来源gao.dai.ma.com搞@代*码(网$分割的工作单位,要么全部都执行成功,要么全部都执行失败,没有中间状态或是只执行一部分。

MySQL的InnoDB引擎是靠undo log(回滚日志)来实现的,undo log能够保证在事务回滚时,能够撤销所有已经执行成功的SQL。

undo log 属于逻辑日志,它记录的是SQL执行相关的信息。当事务对数据库进行修改时,InnoDB会生成与之对应的undo log。如果事务执行失败或者调用的rollback,导致事务需要回滚,InnoDB引擎会根据undo log中的记录,将数据回滚到之前的样子。
例如在执行insert语句时会生成相关的delete语句的undo log。反之执行delete语句也会生成相关的insert语句的undo log。执行update语句时也是如此,不过update语句在执行undo log回滚时有可能会涉及到MVCC。主要是为了保证在执行undo log的时候的select能看到哪个版本的数据。

持久性(D)

持久性是指事务一旦提交,对数据库的操作就是永久性的,接下来的其他操作和异常故障不应该对它有任何影响。
我们都知道MySQL的数据最终是存放在磁盘中的,所以才会有磁盘的容量大小决定数据容量的大小。但是如果对MySQL的操作都是通过读写磁盘来进行的话,那么光是磁盘的I/O就够把效率大大的拉低了。

所以InnoDB为MySQL提供了缓冲池(Buffer Pool),Buffer Pool中包含了磁盘中部分数据页的映射。
当从数据库读取数据时,会先从Buffer Pool中读取数据,如果Buffer Pool中没有,则从磁盘读取后放入到Buffer Pool中。
当向数据库写入数据时,会先写入到Buffer Pool中,Buffer Pool中更新的数据会定期刷新到磁盘中(此过程称为刷脏)。

虽然Buffer Pool为MySQL的读写提高了效率,但是却也带来了新的问题,那就是如果数据刚更新到Buffer Pool中还没来得及刷新到磁盘中时,MySQL突然宕机了,这就会导致数据丢失,造成事务的持久性无法保证了。
为了解决这个缓存的一致性问题,redo log就出现了。在对Buffer Pool中的数据进行修改的时候通过redo log记录这次操作,当事务提交时会通过fsync接口对redo log进行刷盘。

因为在事务提交时会把redo log是同步在磁盘中的,所以当MySQL出现宕机时,可以从磁盘中读取redo log进行数据的恢复,从而保证了事务的持久性。

redo log 采用的预写的方式记录日志,即先记录日志,再更新Buffer Pool,这样就强行的保证了,数据只要保存在了redo log中就一定会存储到磁盘中了。

这要解释一下,redo log 也是写磁盘,刷脏也是写磁盘,为啥要先记录redo log而不是直接刷脏?

主要原因就是redo log比刷脏快很多。

第一点是,redo log是追加操作日志,是顺序IO;而刷脏是随机IO,因为每次更新的数据不一定是挨着的,也就是随机的。


搞代码网(gaodaima.com)提供的所有资源部分来自互联网,如果有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说明详细缘由并提供版权或权益证明然后发送到邮箱[email protected],我们会在看到邮件的第一时间内为您处理,或直接联系QQ:872152909。本网站采用BY-NC-SA协议进行授权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MySQL如何实现事务的ACID

喜欢 (0)
[搞代码]
分享 (0)
发表我的评论
取消评论

表情 贴图 加粗 删除线 居中 斜体 签到

Hi,您需要填写昵称和邮箱!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