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泛型简介
1.引入泛型的目的
了解引入泛型的动机,就先从语法糖开始了解。
语法糖
语法糖(Syntactic Sugar),也称糖衣语法,是由英国计算机学家Peter.J.Landin发明的一个术语,指在计算机语言中添加的某种语法,这种语法对语言的功能并没有影响,但是更方便程序员使用。Java中最常用的语法糖主要有泛型、变长参数、条件编译、自动拆装箱、内部类等。虚拟机并不支持这些语法,它们在编译阶段就被还原回了简单的基础语法结构,这个过程成为解语法糖。
泛型的目的: Java 泛型就是把一种语法糖,通过泛型使得在编译阶段完成一些类型转换的工作,避免在运行时强制类型转换而出现ClassCastException,即类型转换异常。
2.泛型初探
JDK 1.5 时才增加了泛型,并在很大程度上都是方便集合的使用,使其能够记住其元素的数据类型。
在泛型(Generic type或Generics)出现之前,是这么写代码的: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List list = new ArrayList(); list.add("123"); list.add("456"); System.out.println((String)list.get(0)); }
当然这是完全允许的,因为List里面的内容是Object类型的,自然任何对象类型都可以放入、都可以取出,但是这么写会有两个问题:
1、当一个对象放入集合时,集合不会记住此对象的类型,当再次从集合中取出此对象时,该对象的编译类型变成了Object。
2、运行时需要人为地强制转换类型到具体目标,实际的程序绝不会这么简单,一个不小心就会出现java.lang.ClassCastException。
所以,泛型出现之后,上面的代码就改成了大家都熟知的写法: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List<String> list = new ArrayList<String>(); list.add("123"); list.add("456"); System.out.println(list.get(0)); }
这就是泛型。泛型是对Java语言类型系统的一种扩展,有点类似于C++的模板,可以把类型参数看作是使用参数化类型时指定的类型的一个占位符。引入泛型,是对Java语言一个较大的功能增强,带来了很多的好处。
3.泛型的好处
①类型安全。类型错误现在在编译期间就被捕获到了,而不是在运行时当作java.lang.ClassCastException展示出来,将类型检查从运行时挪到编译时有助于开发者更容易找到错误,并提高程序的可靠性。
②消除了代码中许多的强制类型转换,增强了代码的可读性。
③为较大的优化带来了可能。
二、泛型的使用
1.泛型类和泛型接口
下面是JDK 1.5 以后,List接口,以及ArrayList类的代码片段。
//定义接口时指定了一个类型形参,该形参名为E public interface List<E> extends Collection<E> { //在该接口里,E可以作为类型使用 public E get(int index) {} public void add(E e) {} } //定义类时指定了一个类型形参,该形参名为E public class ArrayList<E> extends AbstractList<E> implements List<E><a>本文来源gao*daima.com搞@代#码&网6</a>{ //在该类里,E可以作为类型使用 public void set(E e) { ....................... } }
这就是泛型的实质:允许在定义接口、类时声明类型形参,类型形参在整个接口、类体内可当成类型使用,几乎所有可使用普通类型的地方都可以使用这种类型形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