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就为大家分享一篇关于vue计算属性computed、事件、监听器watch的使用讲解,小编觉得内容挺不错的,现在分享给大家,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需要的朋友一起跟随小编来看看吧
一.计算属性(computed)
<div class="box"> <h1>计算属性</h1><hr><!-- 直接渲染得到数据 --><!-- 对data的数据进行简单的操作 这样有一个不好的地方就是后期对页面数据的维护不是那么方便 --><p>{{message.toUpperCase()}}</p><!-- 通过计算属性改变mesage进行渲染 --><p>{{computedMessage}}</p><hr><!-- 通过事件来改变属性 --><span>{{message}}</span><button>点击改变</button><hr></div>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computed中的函数名不能和所操作data中的数据一样;computed中的函数名相当于是操作data数据后的新数据,在模块中直接使用这个函数名即可实现对data中数据改变的渲染。
二.监听器(watch)
首先确认 watch是一个对象,一定要当成对象来用。
对象就有键,有值。
第一种 键:就是你要监听的那个数据,比如说$route,这个就是要监控路由的变化。或者是data中的某个变量。
值可以是函数:就是当你监控的家伙变化时,需要执行的函数,这个函数有两个形参,第一个是改变后的新值,第二个是改变之前的值。
第二种 值也可以是函数名:不过这个函数名要用单引号来包裹。(不常用)
第三种情况厉害了(监听的那个数据值是一个对象):
值是包括选项的对象:选项包括有三个。
- 第一个handler:其值是一个回调函数。即监听到变化时应该执行的函数。
- 第二个是deep:其值是true或false;确认是否深入监听。(一般监听时是不能监听到对象属性值的变化的,数组的值变化可以听到。)
- 第三个是immediate:其值是true或false;确认是否以当前的初始值执行handler的函数。
用法一:基础用法
<div class="box"> <h1>监听器</h1><label>二次密码:</label></div>
用法二:handler方法和immediate属性
<div class="box"> <h1>监听器</h1><label>二次密码:</label></div>
注意到handler了吗,我们给 watchMsg绑定了一个handler方法,之前我们写的 watch 方法其实默认写的就是这个handler,Vue.js会去处理这个逻辑,最终编译出来其实就是这个handler。
而immediate:true代表如果在 wacth 里声明了watchMsg之后,就会立即先去执行里面的handler方法,如果为 false就跟我们以前的效果一样,不会在绑定的时候就执行。
用法三:
deep属性
watch 里面还有一个属性 deep,默认值是 false,代表是否深度监听,比如我们 data 里有一个obj属性/数组:
<div class="box"> <h1>监听器</h1><label>二次密码:</label></div>
2、数组的watch
<div class="box"> <h1>监听器</h1><p>{{array}}</p><button>点击改变数组</button></div>
3、数组中对象的watch
<strong>本文来源gao@daima#com搞(%代@#码@网2</strong><div class="box"> <h1>监听器</h1><ul> <li>{{index}}--{{item.name}}---</li></ul><hr><ul> <li>{{index}}--{{item.name}}---{{item.age}}</li></ul></div>
4、对象具体属性的watch[活用computed]
<div class="box"> <h1>监听器</h1><p>{{obj.name}}</p><p>{{newName}}</p></div>
从效果图上可以看出,计算属性最好使用在更改数据上然后进行渲染;先进行的计算属性再进行的监听。
若有不足请多多指教!希望给您带来帮助!
总结
以上就是这篇文章的全部内容了,希望本文的内容对大家的学习或者工作具有一定的参考学习价值,谢谢大家对gaodaima搞代码网的支持。如果你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请查看下面相关链接
以上就是vue计算属性computed、事件、监听器watch的使用讲解的详细内容,更多请关注gaodaima搞代码网其它相关文章!